2020年5月6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進行的“高精尖產業技能提升培訓項目和培訓機構”征集工作評審結果公布。經專家評審、綜合評定等多層遴選程序,華清遠見教育集團憑借“產學研一體化“的特色發展模式,及強大的硬核技術實力和自主研發能力,成功入選“2020年首批高精尖產業技能提升培訓機構”。同批入選的還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百度等眾多高等學府及企業機構。
高精尖技能人才培養,既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保持就業穩定、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舉措。為進一步促進高精尖產業企業職工素質和技能水平的提升,北京市相繼出臺了《北京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北京市高精尖產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實施辦法》一系列政策措施,開展針對人工智能、醫藥健康、新能源智能汽車、新材料、科技服務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智能裝備、節能環保、軟件和信息服務十大高精尖產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對于高精尖相關人才培養機構給予重點政策支持,并鼓勵企業和個人通過參加高精尖技能培訓,提升個人技術水平,最高人才補貼達800萬。
作為十大高精尖產業的人工智能產業,在疫情下迎來全新發展機遇。以AI人工智能、嵌入式、5G物聯網、大數據為核心技術的萬物智聯時代,已成為大勢所趨,全面帶動傳統產業的升級轉型。華清遠見16年深扎高端IT人才培養,注重人工智能技術研發領域的專業人才培養,嵌入式人工智能、5G物聯網、Python人工智能三大高端課程,已形成以人工智能產業為核心的軟硬件全方位的人才培養體系,并成功入選人工智能高精尖產業培訓項目,助力高精尖人才培養及產業轉型升級。
作為深受企業、高校、學員歡迎的高端IT職業培訓機構,華清遠見此次能夠入選《北京市科委首批高精尖產業技能提升培訓機構目錄》,憑借的不僅僅是高品質的教學質量和豐富的項目實戰經驗,更得益于華清遠見多年來在技術研發上的大力投入,對高精尖IT人才培養工作的前瞻性布局。服務始終如一的教學品質,業界首屈一指的研發實力,前沿創新的學科技術方向,大廠講師團隊的實戰教研經驗,5000+合作企業的高薪就業保障團隊,共同將華清遠見鍛造成為業界認可的“高端IT職業培訓品牌”。
技術創新,驅動高精尖產業發展
2006年,華清遠見成立研發中心,旨在全面提升公司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為公司高端IT人才培養創造技術條件。目前,華清遠見研發中心擁有10余種實訓套件與智能產品,100余套自主研發實驗設備,為全國300余所高校提供了國內領先的實驗室整體建設服務,始終滿足并不斷超越市場需求。
華清遠見自主研發的智能小車、智能倉儲、智能家居、AI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農業、VR眼鏡等10余種智能產品及實訓系統,廣泛應用于項目教學,且根據企業需求進行高頻率更新,可為學員提供5大方向、50余個企業級項目開發實訓項目。
作為持續投入技術創新研發的IT培訓機構,華清遠見始終非常重視自身專利的硬核實力積累。截止目前,華清遠見已經累計榮獲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達40余項,并且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硬核實力,賦能高精尖人才培養
在專注技術創新的同時,華清遠見始終專注于高精尖IT開發人才的培養。
華清遠見發展至今已有16載,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武漢、西安、廣州、沈陽、重慶、濟南、長沙成立12個直營中心,并形成線下面授、在線教育、雙師教育的全體系教育模塊,先后有20余萬學子成功從華清遠見畢業后高薪就業。“培訓+研發”的雙引擎優勢,讓華清遠見成為IT教育行業的硬核實力品牌。
在高校合作、產教融合領域,華清遠見已連續兩年成為“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獲批企業,為高校提供師資/教學/實驗室一體化解決方案,目前已有400多個項目立項獲批立項。同時,華清遠見在線教育平臺創客學院,也在疫情期間成功入選“教育部產學合作教學資源名單”,并全面啟動"百萬課程高校助學計劃",全力支持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深受高校領導的認可。
在企業合作領域,華清遠見全面布局,形成了包括“企業內訓、名企課程及認證合作、企業人才推薦/招聘合作、企業項目外包開發合作、企業大咖技術分享合作”等成熟的企業合作模式。秉承“以技術創新驅動高精尖企業發展,以硬核實力賦能高精尖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為企業輸送了上千位實戰型人才,也為企業未來轉型升級的競爭力積蓄了人才力量。
未來,華清遠見將充分發揮自身“產學研一體化”的培訓優勢,抓住國家對科技創新企業人才技能培訓補貼的契機,不斷推動高精尖人才的培養工作深入發展,將華清打造成為“高精尖人才培養新高地”,為促進國家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最強有力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