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最熱門的就是嵌入式了,這也讓很多人想要成為嵌入式工程師,不過,這里小編可要來給大家說明下嵌入式了,這可不是簡單的學習一下就可以了,嵌入式技術還是有點難度的,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嵌入式學習路線吧。
第一、嵌入式工程師眼中的嵌入式系統,主要從三方面來理解。
1.從硬件上,將基于CPU的處圍器件,整合到CPU芯片內部,比如早期基于X86體系結構下的計算機,CPU只是有運算器和累加器的功能,一切芯片 要靠外部橋路來擴展實現,象串口之類的都是靠外部的16C550/2的串口控制器芯片實現。
2.從軟件上,從軟件上前,就是在定制操作系統內核里將應用一并選入,編譯后將內核下載到ROM中。而在定制操作系統內核時所選擇的應用程序組件就是完成了軟件的“嵌入”。
3.把軟件內核或應用文件系統等東西燒到嵌入式系統硬件平臺中的ROM中就實現了一個真正的“嵌入”。
第二、目標與定位,有目標之后,再去定位。
學ARM,從硬件上講,一方面就是學習接口電路設計,另一方面就是學習匯編和C語言的板級編程。從軟件上講,就是要學習基于ARM處理器的操作系統層面的驅動和移植了。
對于初學者來講,必須要把握好自己的方向,確定自己的目標是什么,明確自己想要往哪個層面上走,然后再著手學習會比較好,當然與ARM相關的嵌入式系統中的硬件層和驅動曾兩個層面較為實際,不管你學好了哪一層,都會大有前途。
當然如果想從嵌入式系統的應用層面走的話,可能會有ARM及其他體系內容相關性較遠,要著重研究基嵌入式操作系統的環境應用與相應開發工具鏈。
對于初學者來講,還是要量力而行,要結合自身特點,不能被一些外部因素所干擾,對于純技術工作者,還是要看從業者自己的興趣,各種技術難關還要靠自己不斷鉆研和學習。
第三,要選擇合適的開發系統。
很多ARM初學者都希望有一套自己能用的系統,但他們住住會產生一種錯誤認識就是認為處理器版本越高、性能越高越好,就象很多人認為ARM9與 ARM7好, 我想對于初學者在此方面以此入門還應該理智,開發系統的選擇終要看自己往嵌入式系統的那個方向上走,是做驅動開發還是應用,還是做嵌入式系統硬件層設計 與板級測試。如果想從操作系統層面或應用層面上走,不管是驅動還是應用,那當然處理器性能越高越好了,但這個東西自學,有十分大的困難。
第四、成為高級嵌入式系統硬件工程師具備的技能。
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嵌入式工程師,需要對系統整體性的把握和對已有電路的理解,換句話說,給你一套電路圖你終究能看明白多少,看不明白80%以上的話,說明你離優秀的工程師還差得遠。其次是電路的調試能力和審圖能力,但基本的能力還是原理圖設計、PCB繪制、邏輯設計這塊。硬件工程師再往上就是板級測試工程師,就是C語功底很好的硬件工程師,在電路板調試過程中能通過自已編寫的測試程序對硬件功能進行驗證,然后再交給基于操作系統級的驅動開發人員。
以上介紹的就是嵌入式學習路線了,大家都知道當一名優秀的嵌入式工程師有多難,這里你要付出的時間還有汗水肯定是不少的,想要學習嵌入式的話,也要一步一個腳印來,切忌浮躁。